王长君,男,1965年11月出生,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学科专业:交通管理工程 研究领域:道路交通安全、交通工程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 电子信箱:wcj121@sina.com | 
|
1981年09月-1985年07月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生
1987年09月-1988年07月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英语系进修英语
1990年01月-1991年06月 加拿大安大略省运输部进修
1999年08月-2002年12月 吉林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在职工程硕士
1985年8月-1993年9月 任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7年8月-2012年4月 任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3年12至今 任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2年4月至今 任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道路交通组组长,全国文明畅通行动计划专家组副组长,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领域主题专家。
1985年起从事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及工程实施等工作,先后主持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研究,20多项级省部级的科研计划项目研究以及大量的地方交通管理科技工程项目实施。在国内外发表专业技术论文4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5年出版著作《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理论与实践》,第一作者
2017年《高速公路警情监测预警与公安交通安全执法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控制的关键技术、设备开发及工程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6年《驾驶行为安全性提升与交通安全宣教创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2年《高速公路网典型事故预防与交通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排名第二
2006年《道路交通控制关键技术及ITS集成软件的研究开发》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4年《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5年《城市交通管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2004年《公路车辆智能监测系统》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近三年科研信息:
一、科研项目 1、基于LTE/5G的车路协同信息服务与智能驾驶关键技术研究(2019年),江苏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负责人 2、中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CSTSV深度融合的中国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研究-国家战略层面(2019年,专题),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负责人
二、学术论文 1、《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 37985-2019)国家标准解读,王长君、王军华、金涛、方万胜. 中国标准化,2021年第3期 2、城市交通智能管控20年发展反思,王长君、李瑞敏,城市交通,2020年第5期
三、发明专利 道路场景下车辆图像的表观特征分析方法,王敏、姜良维、王长君等,2018年1月授权。 基于北斗地基增强技术的电动自行车监控方法及系统,王长君、孙巍、俞春俊等,2019年11月实质审查。
四、技术标准 1、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用技术条件(GA/T 1146-2019),王长君、孙正良、蔡岗等,公安行业标准,2019年10月发布。 2、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范,邱红桐、王长君、顾家悦等,国家标准(报批稿),2019年6月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