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男,1984年11月出生,公安管理学院教授
学科专业:公安管理学 研究领域:公安管理 电子信箱:lihui0532@163.com | 
|
2003-2007 青岛大学 国际商学院 市场营销本科
2007-2010 青岛大学 国际商学院 企业管理硕士
2010-2013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管理学博士
自2013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任职,兼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公共安全专委会副秘书长、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研究员等职。
先后在《中国软科学》《南开管理评论》《经济学动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公安研究》 等重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 60 余篇,有12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 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 主持完成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课题 1 项, 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 项; 出版专著 3 部。1 篇研究论文获公安部调研课题三等奖。代表性研究成果有:
(1)李辉.将“公安姓党”贯穿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N].人民公安报,2020.
(2)李辉,李星昊,王娜.警民信任危机的生成机制:基于归因和情绪感染理论的实
证研究[J].公安学研究,2020.
(3)李辉,徐云鹏.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安全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利益
相关者理论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李辉.有效提升新时代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N]. 人民公安报,2019.
(5)李辉,丁姿,贾鼎.“中核西制” ——论公安管理学科的生成与生长逻辑[J].
公安学研究,2019.
(6)李辉,李想.涉警负面事件后警民合作机理研究——基于双中介因素的实证分
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李辉,丁姿,杨博学.警民信任危机的微观机理解构:涉警舆情视角[J].公安学
研究,2018.
(8)李辉.必要条件分析方法的介绍与应用:一个研究实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
发,2017.
(9)李辉.论民众反恐参与意向的驱动因素及其微观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和群体认同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李辉,徐志超,吴启涛,陈思竹.敌意归因风格在组织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7.
[1]李辉.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对警民信任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CGSS数据的实证解释[J].公安学研究,2021,4(03):63-90+123-124.
[2]李辉,赵家正.领导干部数据领导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价值分析[J].领导科学,2021(12):53-56.
[3]李辉,王冠男.青年警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3):108-121.
[4]李辉.电信诈骗情境下受害人欺诈信息接受意愿及其分享行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07):90-102.
[5]李辉,王娜.警民信任源于何——基于信号传递链逻辑的解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6):82-98.
[6]马万超,李辉(通讯作者).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保统筹的政策效应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21(04):146-157.
[7] Feng J , Lyu J , Li H (通讯作者), et al. Forgiveness and redemption: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