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正文
研究生导师

侦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胡晓光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08 09:53  点击数:


基本信息

胡晓光,男,1980年02月出生,侦查学院副教授

学科专业:刑事科学技术

研究领域:视频图像,深伪语音自动鉴定,光谱分析

电子信箱:20052371@ppsuc.edu.cn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与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师

北京大学博士后


科研情况

【学术成果】

研究概况:2015年至今,从事视频图像/深伪语音自动鉴定/光谱分析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参与项目19个,获软件著作权10余项,2项发明专利在申。


【人才培养】

培养研究生17名(外籍1人),指导学生获校科研项目资助2项,北京市共建项目1项,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次,国家级和校级大创项目各1项,挑战杯北京市3等奖。校机器人社团指导老师,带队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即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2项。


教育教学类成果:

承担《电子物证检验》、《刑事图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视频图像检验技术》等本科课程,《智能刑事技术》、《警务科学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电子证据勘验鉴定与法庭运用》(2022年学校微专业课程建设课程设计,主持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刑科技研究生专业实习改革研究》(2019年学校研究生教改项目, 主持人)

《河南省Y-STR DNA信息库建设及应用调研》(2017年学校调研项目,第二)


项目类成果:

《 2023年度“双一流”建设项目》(在研)

《 2023年校级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在研)

《基于跨模态融合的关注行人跟踪技术研究》 (在研)

《电信诈骗中变声语音识别预警技术研究》(2021年学校新型犯罪研究专项,主持人)

《立体足迹自动测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2021年学校公共安全行为实验室开放课题,主持人)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可移动机器人大范围布控技术研究》(2020年学校新冠疫情防控警务创新专项,主持人)  

《某国家专项》(2019年科技部子课题,主持人)

《基于仿生视觉的交通标志计算机识别方法研究》(2016学校基科费,主持人)

《基于机器学习的现场痕迹物证快速识别研究》(2019年公安部双十攻关计划,第二)

《现场双目摄影测量技术核心算法研究》(2017年上海市刑科技研究院,第二)

《基于现场重建的全景图像测量算法研究》(2017年上海市刑科技研究院,第二)


著作类成果:

l 《刑事图像技术》,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l 《公安技术基础》,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l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竞赛教程》,合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11月


【荣誉奖励】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安保带队,个人嘉奖

2019年,校青年教职工公文写作技能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