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04年9月联合批准设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研究基地现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负责建设管理,王建新教授担任研究基地理事长,李小波教授担任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台运启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年、2022年连续两届入围“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
一、发展目标
研究基地致力于打造社会安全高端新型智库平台,保持学术水平在全国社会安全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安全学术交流中心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社会安全信息资料与数据中心,为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二、研究方向
紧密围绕社会安全这条主线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涵盖社会安全、平安中国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低空安全、反恐防暴、首都安全、校园安全、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社区安全、地铁安全、地下空间安全等领域。
三、研究团队
研究基地以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师为主体研究人员,充分吸纳校内其他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加,并聘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公安局等理论与实务部门的校外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四、建设成果
近五年来,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北京社科基金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子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出版著作8本,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余篇,产出高质量智库报告4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0余次,其中,中央主要领导批示3次,北京市委主要领导批示2次。自2017年开始打造“平安北京”学术品牌,累计发布平安中国蓝皮书6部,举办6届首都社会安全论坛,组织首都安全沙龙15期。研究基地2019年获第十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1项,2020年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授予“科研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获公安部直属机关先进青年集体表彰,2022年获CTTI 2022年度“智库建设优秀案例”1项、“智库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智库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23年获“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在北京市教委、市社科联和规划办组织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22年度考核中,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在64个研究基地年度评估考核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
联系人:刘晓栋,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秘书长
联系电话:1368157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