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领导的指示精神,为广大青年师生搭建成长平台,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方略,把“公安大学国际警务论坛”打造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高水平国际警务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警务交流窗口和公安部智库的重要作用,更加有效地服务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及警务执法实践,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校团委、研究生院、校外办、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校学生会等单位于2017年10月18日在团河校区铸剑楼101教室联合举办“京华名流进公大”系列活动第136场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九届国际警务论坛暨第十一届国际指纹研究工作组会议专家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澳大利亚的新西兰法庭科学协会西澳分会副主席西蒙·刘易斯。
讲座伊始,西蒙·刘易斯教授以澳大利亚当地生物在树上攀爬留下的手印为引导,从光学技术和刑事光源两个技术层面分别讲述了潜在指纹的显现方式。从光的光速、波长、频率之间的物理性质关系,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原理,不同光线叠加后的效果,拍摄指纹时单色激光、滤光镜片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光学技术手段对指纹显现的影响。最后,西蒙·刘易斯教授回答了2015级刑事科学技术学院一区队付钧泽同学的问题,并就犯罪现场中曲面客体上的指纹检验进行了交流。西蒙·刘易斯教授表示,利用相关红外光技术来处理此类客体,相关的一些光学显现效果会增强,但是这个的确是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最后,他鼓励大家不要惧怕科学难题,要认真钻研、深入交流,一同推动光学显现技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