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引智项目“世界宗教与社会安全”总结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16 10:32  点击数:

根据2019年公安部、国家外专局批复的《世界宗教与社会安全》引智项目,公安大学当代宗教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邀请新加坡警察培训局的李志超副局长,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苏珊· 帕尔默分别于10月7-10月11日,10月30日- 11月11日来我校交流访问。全球化时代世界宗教的变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邪教与宗教极端问题挑战着人类安全,因而掌握当代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它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成功经验对于构建中国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外国专家简况

   基于项目的延续性与拓展性相结合以及研究领域的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本年度交流邀请了两位位专家,其特点是:第一,有交流的基础,能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研究社会问题,不偏激,对中国友好。第二,在世界相关领域中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第三,专家背后有机构依托。第四,世界区域合理分布。第五,与实战部门结合。

李志超:新加坡警察培训局副局长,曾就职于各个警察部门,先后担任过警队招募主任,特别行动处副司令,公共事务局副局长,新加坡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理事长,警察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策安武装警察司令等职务。致力于警察在社会治安防控方面理论与实务研究,其成果涉及新加坡警方在对付犯罪上的传统策略、在紧急事件发生后采取对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控制犯罪策略的新概念,提升警民双方关系,灌输罪案防范措施,与公众携手合作共同对罪案与保安问题负责。从1983新加坡警察部队推行社区警制,强调警民合作,警方通过与社区组织(居委会、居民协会、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公民咨询委员会)携手合作,了解和接触广大群众,教育动员民众积极参与防止传统与非传统犯罪和其他治安问题。曾发表多篇涉及警察部队应对非传统罪案防范经验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论著。

苏珊·帕尔默(Susan J Palmer)是新宗教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新宗教、邪教、宗教极端研究颇有建树,其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奖励。主持完成了“宗派宗教中的儿童和国家控制”(由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委员会支持)、“社会语境中的法国宗派:法国对新宗教运动的管理研究”、“政治角度的魁北克世界末日运动”等多项重要课题,出版相关领域著作12部,发表几十篇相关论文。

二、交流情况

   2019年项目执行得到了公安大学外事部门、公安部国际合作交流局以及北京市宗教部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交流内容丰富卓有成效,达到了合作研究的预期目的。

 (一)以系列讲座、学术交流会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本次交流讲座的主题主要是根据外国专家教授的学术成果与近期国际社会上宗教发展趋势确定的。经事前沟通,最终专家精心准备了8个专题,以讲座授课等形式展示其研究成果:

   李志超副局长的新加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宗教与社会安全问题研究新加坡经验,先从新加坡别具一格的地理、人文环境切入,介绍了新加坡多民族融合的国情,展示了其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概况,表达了“让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的美好愿景。李副局长从“加强行动能力”、“促进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三个策略性方针讲述了新加坡的社会治安管理与实践。讲座内容丰富精彩,以丰富的案例、大量的数据以及详实的视频给我校师生代表带来了有关警务实践的学术盛宴。

苏珊·帕尔默教授为我校师生做定性研究方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膜拜群体与新宗教、新宗教群体中的儿童伤害问题研究、暴力与新宗教运动、美国政府处理极端教派个案分析、法国对“极端教派”的法律策略的讲座,从理论到实践介绍了定性研究方法,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新兴宗教与邪教问题,拓展了研究视角。通过介绍了美国、法国在处理新兴宗教、邪教、宗教极端问题的应对策略,使我们更真实地了解各国在治理邪教、宗教极端等问题的经验教训。

二位专家的生动精彩的讲座收到了广大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受益匪浅,听众多达数百人,其中包括犯罪社会学、犯罪学、情报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家的讲座与教学、研究密切联系,教学相长,丰富了《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犯罪研究方法》、《邪教防范》、《犯罪社会学》《研究生专业外语》、《社会工作》、《犯罪学》课的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大师的风采。

为了提高讲座效率,项目组成立了由教师、学生组成的翻译小组,做到每次外语授课均有翻译;成立了行政事务小组,负责录音、服务等辅助工作,确保交流的各个环节的流畅,保证了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实现了学术研讨与实战相结合

为了更大发挥引智的社会作用,在外国专家来校讲授期间,当代中国宗教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组织了系列国际学术交流会。会上,我们的专家与校内外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不仅让专家们了解到国内宗教发展与对邪教处理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不断增强在宗教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项目执行不仅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也成为工作研讨的平台。

中心主办了“2019当代宗教与社会安全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1.2019年10月9日,中心主办了“2019当代宗教与社会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研究中心主任张纯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李志超局长、法学与犯罪学院李玉华院长、戴继诚教授、法学院李蕊副教授、研究中心其他教师及部分在读博、硕士研究生。研讨会上,李志超局长介绍了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李志超先生与师生就有关社会安全的中国国情、中国问题和新加坡国情、新加坡经验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研讨会上双方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多项共识。

2.2019年11月8日下午,召开“2019当代宗教与社会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次研讨会。外国专家及上海社科院有关专家、民间反邪教人士、地方公安、研究生、本科生参会。交流会上专家交流了新兴宗教与邪教问题。针对邪教问题中外学者做了“全能神组织”研究报告,民间反邪教人士以事实说明全能神对社会的危害,以详实的论证澄清了事实。中心负责人就中国邪教问题做了专题发言,强调国外针对中国部分问题群体的研究在方法选择、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方面亟待改进与提高。

  (三)深入实地考察,实现了合作研究

基于项目定位于长期的互利合作研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此次交流的外国专家在京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

10月31日下,苏珊·帕尔默教授一行参访中国佛学院实地考察,受到中国佛学院院长宗性法师热情接待。宗性法师介绍了中国佛教的文化、宗教礼仪,以及法源寺的历史,在宗性法师的陪同下,参访了了法源寺,考察了其宗教活动。专家对中国佛教的深邃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11月4日下午,专家到白云观访问,受到道教协会的热情接待,并派专人陪同专家参观了白云观,了解中国的道教历史。

(四)交流项目受到多方好评,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2019年2位专家的在公安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多方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已成为品牌项目。各相关单位机构对公安大学的交流项目予以充分肯定与实际的支持,他们认为该交流项目提供了中国反邪教国际专家资源,希望我们持续交流,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加强中国反邪教工作。通过和专家们的研讨,使我们对国际宗教问题、国内邪教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在现阶段反邪教的斗争中,我们依旧存在信息不够准确及时,被动的去应对国际上邪教组织的栽赃陷害;在对邪教的研究过程中,保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但是在结果的运用上,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态度,否则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在学术交流期间,校领导闫天驰总会计师接见了李志超先生,感谢其对我校工作支持,期望进一步的合作研究。

(五)规划了未来合作前景

作为长期合作项目,交流期间,主持人就项目明年工作与外国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包括外国专家队伍的拓展,下一步研究内容,双方进一步的合作方式等等。外国专家期待着课题继续顺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