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文教项目“国际型安保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总结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16 10:34  点击数:

11月27日至12月1日,治安与交通管理学院邀请俄罗斯的大卫卡努卡耶夫和美国的西蒙威廉姆斯两位专家于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交流的主题为“国际型安保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的执行情况良好。

一、项目执行具体情况

大卫卡努卡耶夫的研究方向为安保人力资源及安保人员培训,西蒙威廉姆斯的研究方向为海事安保、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在校期间,两位专家的活动主要有两项:

(一)与学院部分教师及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代表进行讲座并交流

大卫卡努卡耶夫的讲座围绕“安保人力资源标准及培训”,西蒙威廉姆斯讲座围绕“国际安保行业的特点及对中国安保行业的评价”。两位专家均在安保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讲座内容新颖、详实,期间与老师及学生互动热烈,讲座效果非常好。

(二)参与学术论坛并演讲

11月30日,由中国保安研究中心和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主办的“公共安全治理与保安行业发展论坛”在木樨地校区17层会议室举行。保安行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安全服务力量,是社会安全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在协助破案、安全防范、化解纠纷、社区服务、重大安保和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保安研究中心与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山东、辽宁等省市公安机关保安监管部门负责人,保安协会、保安从业单位负责人,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中国保安协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论坛。汪勇副校长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外安保行业从业人员在国内论坛上发表安保领域主旨演讲的情况并不多见,两位外国安保专家全程参加论坛,分别在分论坛做30分钟的主题演讲,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西蒙威廉姆斯演讲主题为:International Security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Companies大卫卡努卡耶夫演讲主题为:Regulation of Private Security Guards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Security Personnel Training at International Level

(三)核心观点

国际安保行业的发展特征:第一,业务范围广泛。时至今日,西方发达国家保安服务业早已走过“看家护院”的初始阶段,进入以提供安全技术服务为主、人力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多元化时代,“电子化”、“数字化”是一些新型保安公司的突出特点,安全技术防范业务和跨国经营已成为许多保安公司的主要赢利来源。第二,经营方式产业化。将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现代商业和服务业紧密结合,使保安服务业形成在高度市场化条件下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维护、培训、服务等系列内容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服务产业体系。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保安服务科技化程度比较高,所提供的安全技术防范服务、安全技术输出、安全评估与咨询等是保安公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第三,依法、规范的行业监管。西方发达国家对待保安服务业的政策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宽松,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办保安公司。政府对申请和从事保安服务业务的企业在开业条件、经营资格、武器配备以及从业人员资格等方面实行严格的审查评价制度,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严格管理与自主经营相结合、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正是对保安业从行业源头就进行把控,将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前摒除体系外,才形成了如今蓬勃的行业发展状况。政府一方面对保安服务业进行监管,另一方面也给予保安行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通过灵活的管理机制可以让管理机构对企业管理更加直接、透明、公平公正,不但让行业管理更加有效,也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得到政府的相关支持。第四,作用强、自律性高的行业协会。西方发达国家保安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代表本行业制定行业规则、保安行业准入标准、保安技术标准、保安服务质量标准;制定保安人员培训标准,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保安人员培训,提高保安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行业内部交流并为会员提供有关市场、技术、政策法规动态等信息服务开展国际交流,并积极帮助会员企业拓展国际保安市场,代表行业开展公关工作,改善与政府部门、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等。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能力高,自律性强。

国际安保人员需接受的培训科目:1.军事或执法背景(最低服役期由PMSC决定);2.心理健康检查;3.身体健康体检或ENG1-是由MCA(海事和海岸警卫队机构)在批准的海员医疗诊所进行的体检;4.无犯罪记录;5.STCW 95课程(《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4个基本单元:(1)STCW基本急救;(2)STCW消防;(3)STCW个人安全和社会责任;(4)STCW个人生存技能;6.海事安全操作培训;7.持枪证;8.在高风险环境中进行急救创伤培训(TCCC——战术战斗伤员护理/FPO——现场第一人/TMC——战术医疗课程)。

二、项目意义与收获

2017年12月11日至13日举行的“第三届连云港论坛”期间,我校与连云港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了“警察院校长分论坛”。曹校长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警察院校是各国警务专门人才的教育培养机构和安全领域问题的研究机构,在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安全问题和国际治理的战略策略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近几年,全球安防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有数据显示,2017年安防市场规模已达到17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仅次于美国市场。目前,中国企业和个人对高端安保服务的需求很大,但在巨大需求面前,中国安保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据保守估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保安企业已发展到9500多家,保安员515万人。一方面,保安行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安全服务力量,是公共安全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在协助破案、安全防范、化解矛盾、社区服务、重大安保和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保安服务业存在“三低”、“二难”、“一高”的现状,即: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招人难、留人难,年龄偏高的现象,国内安保行业高端人才更是一将难求,这种现状制约了保安行业更好地发挥基层社会治安治理作用。

人才储备是保安行业发展的基础。欧美等安保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许多综合性大学中都开设有安保相关课程,同时还培养安保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人才。美国安保队伍中有超过5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300多所学院、大学开设了安保相关课程,其中约50所学院、大学把私人安保课程列为学士课程,9所列为硕士课程。公安大学与其他普通大学相比,在国际型安保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保安服务业作为特许经营业,公安机关是其监管部门,我们有强有力的监管部门支持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今后,我们将更好地发挥团队“桥梁”和“服务站”的作用,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引领推进国内外安保知名企业、行业监管方、协会及高等院校等实现共建共享。强化政策沟通和机制联通,定期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引入海外安保专家和教官,使各国安保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和互补,为提升国内保安行业的素养及视野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教项目应适当考虑翻译费用。

(二)对引智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主要参加教师给予适当补助或者计算工作量,因为工作强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