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2016-2020年)周期总结自评工作动员部署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9 10:51  点击数:

8月17日下午,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2016-2020年)周期总结自评工作动员部署会,对周期总结自评工作进行政策解读、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汪勇主持会议。

会议在木樨地校区举行

曹诗权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汪勇副校长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本次建设周期评估是国家对“双一流”建设五年来发展成效的全面检验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动态调整和新一轮发展布局的重要依据。校党委对此高度重视,陈定武书记和曹诗权校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将其作为当前阶段的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遵循评估标准要求,坚持科学评价导向,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周密抓好任务落实。在工作中,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把握学校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及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的表现度,对标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梳理总结建设发展实效和各项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反映建设成效和突出亮点,深入分析研判短板弱项,并谋划提出下一步重点举措。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双一流”建设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曹诗权指出,本次会议既是一次动员部署会、任务攻坚会,也是一次政策学习会、思想交流会。此次周期评估工作是在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宏大背景下组织开展的,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和破“五唯”顽瘴痼疾的要求,把“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精髓贯彻到自评整体工作中。一是要融汇贯通政策精神,切实担当评估责任。要深入走进评估,研究评估政策,认领评估任务,落实评估要求,以战斗精神、攻坚状态承担评估使命任务。要善于走出评估,坚持任务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和规律导向,将评估作为一次全面体检,发挥以评估促建设、促改革、促发展的靶向作用。要勇于超乎评估,跳出评估看发展,将评估与“十三五”发展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研制紧密结合,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行系统谋划。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联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坚持全校“一盘棋”思想,全员进入迎评促建决战决胜状态,贯彻落实“三严一看齐”准军事化建设标准,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特别是学院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好各单位班子成员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将强有力的党建工作转化为推进评估工作的组织优势。三是要发扬实事求是作风,严格数据材料质量。坚持总体评价和发展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将总结报告、对照清单、数据表、典型案例等写实性数据、定性分析数据采集好、分析好、展示好,切实做到底数清、问题准、特色亮、效果实、谋划高,实现符合度、达成度、表现度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根据政策要求并结合实际,严格做好数据脱密脱敏。四是要坚持开放融合思维,厚植发展特色优势。要突出政治性、职业性、行业性和战略性发展特色,梳理、凝练我校在坚持党的领导、服务重大战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实战、深化改革等方面的典型实践和创新案例,全方位展示我校“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的建设成效和显著特色。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双一流”建设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汪勇就抓好自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通过评估进行全面总结,找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发现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学院对学科建设的贡献率。要强化全校特别是学院和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围绕学科建设发展需求配置资源、谋划工作、形成学科建设合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重视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建立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要强化学科建设水平就是工作水平的认识,用好学院建设质量评价“指挥棒”,切实发挥学院主体主责作用。要加强评估整体统筹和协作配合,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评估任务。

校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校“双一流”迎评促建工作专班全体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