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发表名为“8名预备警员成立临时团支部冲锋‘疫’战”的文章,为参与此次活动的预备警官们加油点赞。
“临时团支部”8名团员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湖北警官学院、武汉警官职业学院3个公安高等院校。我校2017级国家安全与反恐怖学院本科生陈自豪和2018级警务信息工程与网络安全学院本科生汤尧参与了这次特殊的志愿活动。
白色的战袍,和藏蓝一样的守望与担当;高举的旗帜,让团支部成为共同的精神符号。8位平均年龄19岁的预备警官加入石首市笔架山派出所抗疫专班,聚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团支部”,对疫情阻击战发出冲锋的号角,他们的谦逊文明与理性严整成为这场疫情攻坚战中坚实的盾牌。
每一天,增长的疫情人数和紧缺的人员、物资情况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心。“我所受到的警校教育和自己预备警官的身份告诉我,我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当在家中自我隔离的陈自豪获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澎湃着的是勇于奉献的热心和投身疫情攻坚战的决心。
同样自愿踏上一线战场的还有汤尧。“我的父母都是党员,这段时间一直身处抗疫一线。从我进入公安大学以来,‘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我天天都会看到。我想,我应该去为我的家乡、我的祖国去做些什么。”
尽管湖北位于疫情中心,环境危险,他们却在隔离期满的第一时间联络其他预备警官们,迅速发出“参战申请”,积极请战。
2月8日早,在石首市公安局笔架山派出所,这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经过简短的授旗仪式,正式加入笔架山派出所抗疫专班。
授旗仪式虽然简略,但接过红旗时的热血澎湃却丝毫未减,再次回味那个特殊的时刻,陈自豪的话语中仍充满着骄傲。“我们的志愿者团体是一个团支部,我们是共青团员。共青团员这个身份既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和荣誉,更给了我一种责任感,让我在志愿活动中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
作为团支书,陈自豪每天的工作是协调调动和每天进行工作上的思想汇报和总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组员需要帮助时,他不仅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实际上的帮助,更会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他说:“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在于信仰,而有信仰就有了力量,志愿者才可以凝聚。”
谈起工作,字里行间开始充斥着紧张的气氛。汤尧告诉我们,“我的工作是在路上设置的关卡上检查行人的体温和通行证,劝阻机动车回家,宣传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在酒店驻守,保证从外地支援的医护人员的安全和生活基本所需的物资充足。”
每天七小时的重复工作,长距离的步行,对自身安全与人民群众安全的担忧,严重的疫情形式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困难都不足以让他们退缩。陈自豪说:“人命大于天,我们进行的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工作,一点儿都不能放松。”
“上岗”不到一天时间,临时团支部已经确保了两个驻警卡点的车辆“零通行”,成功劝返群众出行100余人次。
特殊的状况,特殊的方法,特殊的意义,这是一次足以让人铭记的特殊的“安保任务”。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陈自豪看到的不仅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们,还有自发行动起来的每一个中国人。
“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明白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党和政府能够发挥巨大的力量,也让我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明白了那些一线工作者的艰辛。在此我再次向那些抗灾“疫”线的工作者致敬!”
“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只有知识,还有就是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身为第一批00后预备警官,汤尧说:“总有些社会评论说00后娇气、孩子气,但是这一次我想证明00后已经成长起来了,可以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了。我们作为预备警官,更是必须得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英雄式逆行的背后,不仅需要我们的感动,更需要我们的思考,甚至是身体力行的每一点小小的善意。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灯火会再次辉煌,繁华里人来人往。而更多的我们,也将接过前辈的重担,为象征正义与平安的荣耀之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