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长虹治安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在我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9所高校的15个团队分享了大赛5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石新明,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汪勇,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总经理李进等为获奖团队颁奖。
本次大赛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的大力支持,由我校治安学院、校团委和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承办,旨在通过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治安领域培养专业人才,助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自7月份启动以来,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大学生团队提交的116组作品,涵盖了理论研究、技术方案、程序开发等多种形式成果。其中,15个获得三等奖的项目和60个获得优秀奖的项目已于前期评出。15个项目参加了17日的决赛,角逐大赛一、二等奖。
决赛包括成果展示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来自公安部、地方公安机关、警察院校和地方院校的专家评委综合考量参赛作品质量和参赛选手答辩表现后,现场打分评选大赛的一、二等奖。
汪勇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本次创新大赛获得了全国高等院校的广泛支持,征集到许多优秀的创新作品,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希望创新大赛一届一届传承下去,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长虹治安杯’创新实践中,引导更多大学生成长为维护社会治安的坚实力量。

决赛在木樨地校区举行
“长虹治安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1.语音识别笔录APP(郑仁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智能防卫地图(邹欣艺 江西警察学院)
3.新型小风阻警灯研发(武娜 西南科技大学)
4.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研究(赵康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5.警用轻质降温背心(吴恩杰 天津工业大学)
二等奖:
6.基于“异常行为信息”的积分预警模型在识别寄递风险中的应用探究——以快递业涉毒为例(唐淑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7.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路径探索(张严安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8.戒毒人员智能管控系统(黄立峰 江西警察学院)
9.基于图数据库的人物关系挖掘及可视化研究(胡春涛 江苏警官学院)
10.警用快速图传技术及高速数据压缩方法研究(李姜宇 云南警官学院)
11.社区之家APP(陈科羽 江西警察学院)
12.指纹覆盖在儿童拐卖案件查破中的应用构想(朱佳怡 铁道警察学院)
13.珠海市志愿警察研究(徐浩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4.基于无人机+无人车治安遥感图像自动识别立体化防控系统(王佳良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15.义乌市工程交通运输车安全治理方案(杨轩昂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