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我校党委召开本年度第15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08:15  点击数:

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筑牢纪律防线

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办学治校使命责任

按照我校部署开展“贯彻新要求、当好排头兵、建设双一流”大讨论活动(以下简称“大讨论”活动)的统一安排,2018年11月2日上午,学校党委召开本年度第15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赵克志部长在庆祝学校建校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大讨论”活动相关主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具体贯彻落实举措。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晰纪律红线、筑牢政治底线,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校提供坚实纪律保障。校党委书记樊京玉主持会议。在校校党委成员出席会议。副局级干部、校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赵克志部长在庆祝公安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公安部党委对公安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公安大学的关心关怀和厚爱期待,为公安大学在新时代开启办学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全校上下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赵克志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政治任务,以“大讨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方位,找准问题短板,坚持不懈抓好赵克志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要通过“大讨论”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人才培养“六个下功夫”等观点,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赵克志部长对学校提出的做全国公安院校的“排头兵”、“三个走在前列”、“五个毫不动摇”、建设政治坚定、特色鲜明、行业引领的“国内一流、世界前茅”警察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指示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政治建设,明确学校在全国公安院校发展布局中的坐标方位,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制约改革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在办学实践和教书育人全过程进一步精准把握六个特性。一要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增强办学政治性,把党建统领、政治建校、党管大学的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始终;二要把握时代特征,积极改革创新,增强办学的战略性;三要遵循教育特性,深化内涵发展,增强办学的规律性;四要突出公安特质,融入实战前沿,增强办学的行业性;五要凝练学校特点,夯实学科基础,增强办学的职业性;六要打造公大人特长,彰显一流效能,增强办学的引领性。要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上来,把党中央和公安部党委对公安教育工作的要求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当中,筑牢“对党忠诚”之魂,履行立德树人之责,切实担负起带动全国公安院校共同发展“排头兵”的责任和使命。

会议强调,要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贯彻新要求、当好排头兵、建设双一流”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一是认真抓好深入学习、统一思想的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强化督导、广泛动员,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受教、人人提高,鼓励并督促全体教职员工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本领。二是认真抓好结合实际、指导实践的工作,校属各单位要对接岗位实际、提出务实举措,明确列出讨论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三是认真抓好以上率下、党员带头的工作,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公安部党委和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上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会议认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修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化下来,进一步强化突出政治纪律、进一步强化落实执行,整合明晰了党员行为“负面清单”,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衔接,是实现党内法规衔接、增强制度合力的有效举措,也是坚持问题导向、扎紧制度篱笆的生动实践。

会议强调,全校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个人岗位、角色、职责实际,在五个方面下功夫、见实效、提境界。一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警醒政治上的红线,真正做到不游离;二要进一步提升思想站位,涵养理论、肃清思潮,警醒思想上的分界线,真正做到不迷糊;三要进一步提升纪律站位,锤炼党性、磨砺作风,警醒纪律上的高压线,真正做到不松懈;四要进一步提升责任站位,守土履责、在岗尽责,警醒问责追责的主体责任底线,真正做到不推诿;五要进一步提升道德站位,修身律己、谨小慎微,警醒品行上的人格线,真正做到不逾矩。

会议就着力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好赵克志部长“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走在前列”提出明确要求。

一要坚持不懈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继续夯实“党校”标准,持续加强校党委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好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倡导奉献精神,形成“头雁效应”。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增强本领讲学习,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政法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带头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能力,提高统筹协调能力、科学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服务师生能力、狠抓落实能力。要通过不断健全完善重大问题议事决策机制,加强对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综合改革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党委把关定向作用,确保党中央和部党委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营造党政通力配合的良好制度环境,提升整体合力。要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健全平台支撑机制,落实考核评价机制,抓住“牛鼻子”,用好“指挥棒”,充分激发基层党支部的内生活力。

二要坚持加强理论武装,聚焦凝聚力和引领力,夯实学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根基。要着力强化“旗帜”标准,把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学生思政工作精准性实效性,形成争创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锻造忠诚警魂,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体干部教师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抓好“三全育人”格局建设,特别是专任教师要抓好课堂主渠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公安事业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学校公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优势,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组、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公安党建研究所等理论研究机构和团体要发挥出更大作用,围绕公安工作的理论和热点问题,积极产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发出“公大声音”,打造公安大学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方面的品牌。

三要坚持政治标准,师德为先,锻造过硬干部教师队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组织部和教师发展中心要强化职能,统筹全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书育人本职,牵头建立健全师德长效机制,确保把师德作为评价考核干部教师的第一标准,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不断强化对干部教师的政治引领,从抓政治理论学习入手,建立干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机制,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让广大干部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做到有心动、有触动、有行动。要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管理、考核、激励、评价制度,不断健全教师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提升。要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突出政治意识和师德养成,引导教师坚持以忠魂立身、以品德育人,着力打造一支心怀家国情怀、肩扛育人责任、涵养师德风范、具备人格魅力的过硬教师队伍,成为全国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的“先锋队”。

四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强化政治纪律刚性约束。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原原本本学习,自觉遵守执行。切实通过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筑牢“四个意识”思想防线,持续强化监督执纪,达到净化和维护学校纯净政治生态的作用。要狠抓作风讲规矩,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使各单位党组织成为风清气正、团结奋进、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切实加强对课堂、研讨会、讲座论坛,文献数据库、校报、学报等文化阵地的管理。举办或参加各类学术性会议、师生公开发表学术成果,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单位党组织批准。未经学校批准,任何单位、机构和个人不得接受境外资金和非政府组织资助,不得与境外机构或个人开展任何形式的科研合作。

学习会在木樨地校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