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主持召开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月工作汇报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全华出席会议。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参加会议,逐一汇报本学期开学以来在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所抓主要工作情况。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程琳校长在听取汇报后作了讲话,对各单位工作情况给予肯定。他指出,开学以来,各教学院(系部)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了新学期工作开局顺利、有序进行。近年来,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升质量,着力抓好公安学科专业建设并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和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我校跻身中国五星级一流大学,在政法专业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这反映出社会舆论对学校建设与发展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和认同。
程琳校长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教学院(系部)主要领导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始终保持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切实履行好领导职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公安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一流警察大学。为此,各教学院(系部)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做好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使命。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各教学院(系部)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认真抓好本科培养方案修订为主要抓手,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要素及其关系:一要明确我校的办学特色,各院(系部)也要明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要进一步明确相比地方普通高校和其他公安院校,我们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和优势。二要明确各专业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切实根据培养对象和目标修订微调培养方案。要根据学生的来源、层次、培养目标、第一任职需要等修订培养方案。我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已工作再考大学的学生;从层次上主要是本科生、二学位生、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型、专业学位型)、博士研究生;从培养目标上分高素质研究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目前学校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岗位上看,我校毕业生第一任职主要是公安基层一线实战部门,应当明确为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各教学院(系部)要转变人才培养需求理念,摒弃“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就接收什么样的人才”的思想,学校的办学、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关键看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反映,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公安基层一线实战工作部门的实际需求,对培养方案“量体裁衣”,切实解决学生会干、能干,毕业后“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问题。三要突出专业特色,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一门学科和专业自身的特色,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和专业的根本所在。而专业特色,主要是靠专业课来支撑和体现。因此,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就是要调整好专业课的设置。从某一项公安业务工作的系统性出发,抓住几个主要环节和涉及的主要专业知识点,把每个主要环节按照一门课来设计专业课程。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由四到五门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联的课程组成,形成学科专业体系,再从专业课的内容引申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比如治安学专业可按照治安管理中的预防、管理、控制、应急处置、打击惩治犯罪等主要工作环节来开设专业课,这样既有助于突出具体公安业务工作的主要环节和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支撑点和具有专业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明确专业方向和讲授,从而提升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专业素养,避免课程脱离公安工作实际和不同专业课重复讲授知识等问题。四要明确专业技术支撑点和学生应当掌握的专业能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靠明确专业技术支撑点来实现,通过实验实训课程来保障。要加强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具备专业特长和专业实战能力,做到“嘴会讲,手会干,上手快,能力强”。五要确保学生具有发展后劲。作为全国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我校学生应具有“基础厚实、知识丰富、实战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特色和优势,而发展后劲的培养仅仅靠日常课程学习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通过自学、第二课堂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因此,各教学院(系部)要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切实解决因人设课、重复设课问题,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给学生充分的自学自练时间,引导学生积蓄发展后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本科培养方案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当前形势下,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在保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微调。要取消内容陈旧、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关的课程,合并内容重复和交叉的课程。今后如果国家对公安院校毕业生招生就业方式进行了改革,培养方案还要据此进行调整和修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一定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工作第一位,视野要开阔,目光要长远,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制定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突出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要明确每门课的技术支撑点和主要知识点,使学生通过掌握专业技术支撑点来增强专业实战能力和发展后劲。要正确处理好以上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扎实做好本科培养方案的微调修订工作,切实提高学校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积极做好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和人员招录工作,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教学院(系部)必须紧跟高等教育和公安改革的新形势及我校工作的新实际,着眼大局、立足长远,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目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解决实施岗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教师从繁重的课堂讲授中解放出来,有充分时间备课和开展科学研究,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自学和自练。要按照实施岗位管理的要求,一是做好本单位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工作量的核算工作,要减总量,调标准。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严格岗位管理和岗位津贴发放,明确规定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工作量原则上不能超出核定量的10%。如果某门课程教师每学年都要超量50%以上,就要考虑进人问题。课堂教学基本工作量的标准是高还是低,要看对大多数单位是否合理,个别单位高或低是正常的,谁也无法做到一个标准适合每一个教学单位,个别单位的问题主要通过调整人员来解决,任务过重的要及时选调教师。各单位要用科学的核算结果进一步向本单位教师做好说明解释工作。二是要做好招录教师工作,各教学院(系部)要按照1:18的师生比,根据核算出的本单位课堂教学工作总量,按照工作任务、在职人数,综合考虑队伍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做好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三是要将《公安学通论》、《公安技术通论》、《警察法学通论》列入培养方案,作为通识课或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安学通论》的教学任务主要由犯罪学学院承担,替代原有的《公安基础理论》课程,文科必修,理工科选修;《公安技术通论》由警务信息工程学院、交通管理工程系、网络安全保卫学院分别提出如何教学和组建教学团队等建议,然后评选确定授课单位;《警察法学通论》正由法学院编写,要提早研究有关课程的设置和调整问题。
三、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要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切实履行好本单位领导职责
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为学校的长远建设与发展考虑,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不断推进本单位和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要认真履行好领导职能,敢抓敢管,勇于担当,发挥应有的组织管理作用。要着眼大局,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突出抓好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近期,要重点抓好教师讲课比赛和参加公安部组织的相关比赛等工作。师资队伍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本单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科学合理地为本单位教师制定好培养培训、教学、科研、实践锻炼等规划,起码做一个4年规划,统筹安排教师教学、科研、下派实践等工作时间,有关安排要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由于多名教师在同一时期下派实践或集中教学等造成人手紧张或富余的情况。要认真抓好师德建设,将师德作为衡量考核教师的重要标准。要进一步加强本单位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没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就难以实现创新,也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难以出现名师和专家。因此,要抓实本单位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确保教学与科研同推进、共发展。

学校召开3月份教学院(系部)月工作汇报会

程琳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摄影: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