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我校召开教学例会。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全华主持会议。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单位负责人,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及教务秘书参加会议。
为提高教学例会成效,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2015年,我校将围绕教学管理队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10个主题召开教学例会,进行相关专题研讨和培训。本次教学例会主题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处负责人在会上通报了教育部、公安部和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原则要求,回顾了学校2009年以来制定、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情况,查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意见。
田全华副校长在主持会议时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本科教学是教学整体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本科教学工作在全国公安系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两个一级学科的设立,为本科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搭建了广阔的空间。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我校本科教学取得的成绩,虽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田全华副校长强调指出,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课程是专业的支撑。各教学院(系部)要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问题,深入思考本单位设立相关专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资源、有什么特色、发展目标是什么、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研讨明确本单位主干学科是什么,核心课程是什么,应开设哪些专业课程。田全华副校长强调,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保持稳定性,是我校制定2010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但形势在变化,改革在推进,培养方案也应跟进做好修订调整工作。
程琳校长在会上作了讲话,就扎实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工作作了部署,并就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培养方案是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就像汽车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汽车制造厂设计什么样的流水线,就造出什么品牌、规格、性能和功能等的汽车。培养方案就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进行规划设计,比设计产品流水线要复杂困难得多。培养方案制定的越科学,特色越鲜明,目标目的越明确,课程、课时、课序等设计越合理,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就越高。特别是当前我国新一轮高教改革深入推进,深化公安改革全面展开,对我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学校实施岗位管理,在全校本科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工作问卷调查,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查找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倒逼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修订和调整。在制定2010本科培养方案时,我就强调各教学院(系部)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专业技术支撑点、专业能力和发展后劲,解决学生毕业后“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问题,现在还要坚持。因此,各教学院(系部)院长(主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副主任)、教务秘书都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熟悉掌握如何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把握基本要素和原则,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要坚持和掌握好“五要素”和原则
修订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要改变人才培养需求理念,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改变人才培养业务素质理念,不能重理论、轻能力;改变专业课设置理念,不能按公安业务的每项工作来设课,要抓住业务工作的主要环节和经总结提炼出的基本规律和知识点来设课;改变教学方法理念,避免“满堂灌”,要加强互动交流,注重启发引导,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学自练,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坚持以下原则做好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一)要明确和根据培养对象、目标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各院(系部)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到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去干什么,是领导岗位还是一线普通岗位,其第一任职岗位是什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实际情况看,学生毕业后首先在基层一线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既要确保学生适应第一任职的需要,做到“上手快”,又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到“后劲足”。要针对本科生、改革试点班生、二学位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培养对象和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做到量体裁衣。
(二)要突出专业特色。我校目前设置了13个专业、20个专业方向。各专业能不能成立,关键看专业培养方案是否科学,专业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关键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如果专业课特色不突出,专业培养方案不够科学,该专业就难以成立。所以,各单位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首先要重点考虑设置好专业课,进而考虑涉及哪些专业知识,设置哪些专业基础课。要从本专业涉及的公安业务工作系统性出发,抓住几个主要环节和知识点来设置课程。专业课不是对公安每项业务工作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总结基本规律,提炼上升为理论,构建成学科专业体系。专业课程设置4-5门即可。比如:侦查学专业可设现场勘查与案情分析、侦查基本措施和方法、现代侦查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抓捕技战术、预审与侦查终结。犯罪学可设犯罪预防、犯罪矫正、犯罪心理探析、民警心理辅导等4门课程。既要设好专业课,同时要研究每门专业课涉及的主要理论和原则。比如现场勘查要强调时效理论、精细化理论;侦查措施防范中涉及“及时破案”、“适时破案”、“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理论等。制定修订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处理好课程设置、课时和课序的关系,立足专业培养对象、目标、特色,从有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进行按需培养,有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出发来设计,坚决杜绝因人设课、设课时和课序等问题,切实解决课程及内容重复、老化等问题。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在全校本科生中进行的教学工作问卷调查情况,对于学生提出的具体建议认真研究,合理的要抓好落实,对存在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力解决庸政懒政的问题。对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推进整改。当领导就要干实事、有作为,不怕得罪人,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当老好人。
(三)要明确专业技术支撑点。明确本专业学生应学会掌握哪些知识、方法和技术:社科类专业要明确学生掌握哪些方法,工科类专业要明确学生掌握哪些技术,每个专业、每门课都应明确让学生掌握的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教改革的重点。推进警务实战化是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作为行业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按照“七个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努力培养“精于实战”、“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技术支撑点与专业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导学生掌握专业方法和技术,在实验实训实习实践中强化学生实战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要进一步倡导推广案例教学,切实把案例教学打造成我校教学特色与优势。
(五)培养学生发展后劲。作为全国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我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人文和专业素养。因此,培养方案一定按“厚基础、宽口径、突特色、强能力”来设计,防止浅显和缺乏厚重等问题。
对于以上五个方面,各单位要综合系统考虑,确保各项工作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三、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在提高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本保障。我校教学工作目前实行学校和教学院(系部)两级管理,大量的工作由教学院(系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部)要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大力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要不断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办法,特别是教学院(系部),要按照学校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规定办法,并严格抓好贯彻落实。
二要经常研究教学管理和教学情况,总结成绩和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办法。要研究分析2010本科培养方案运行几年来存在什么问题?2013年实行岗位管理、明确课堂教学基本工作量并实行的效果如何?为什么超课时的教师较多?专业课副教授以下未达标较多?对此,组织人事处按岗位管理对超课时原因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一是一些单位有23%老师未上课;二是系数不太合理,分班占61%,研究生课按1:1.5,1:2计课时,重复上课,有的理论课分4个区队分别上课,实验实训按1:1计算,没有按过去的1:0.8,再乘0.8等递减;三是承担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主要是几个教学院(系部);四是教学任务重、教师少。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一要在维持现标准情况下各单位科学安排上课教师人数,不能少于90%左右,要对教师下派锻炼、专职科研等合理作出4年规划安排;二要根据情况分中小班上课,通识课、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等可采取中班上课,实验实训等可按区队小班上课,对此各教学单位要提出具体意见报教务处和组织人事处;三要抓好返聘和外聘教师及新进教师工作,充实教师数量;四要认真研究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规模和教学等问题。
三要及时学习了解中央和公安部有关新精神。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依法治国、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有关部署精神,认真学习《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最新文件,将有关精神及时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落实到科学研究中,切实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