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4日下午,“怎样育警”大讨论交流研讨会在木樨地校区阶一教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政委黄祖跃主持,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全华出席会议。校属单位党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干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26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是“为何从警、如何做警、怎样育警”大讨论系列专题研讨会的第三场。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虹教授做了题为《国际一流警察大学指标体系与建设途径》的主题发言,来自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的12名干部教师和1名情报专业的本科生、1名刑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交流发言。
程琳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大讨论活动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目的,深化了认识,激发了热情,推动了工作。系列专题交流研讨虽然结束了,但这只是 “为何从警、如何做警、怎样育警”大讨论活动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重新开始。教职员工为什么选择在公安大学工作、学生为什么选择报考公安大学?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安大学教职员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预备警官?如何为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问题既是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思想前提,每一名师生员工都必须不断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五个过硬”的教职工队伍。
一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首要的工作是理论武装。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加强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才能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基础之上,才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个大背景下,始终能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保持政治定力、树立担当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工作、奋发有为做好工作。二要牢记双重身份、强化民警意识。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是公安院校干部教师的职业特征,更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政治要求和高度信任。要不断深化双重身份教育成果,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认识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双重身份的内在要求和重大责任,切实增强献身公安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双重身份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青年学生和共和国预备警官的双重身份,强化警察职业道德和警务技能的培养,为学生顺利走上公安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牢记教师使命,提高师德水平。要把“忠诚守纪、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服务公安”作为努力的方向,不断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要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教育,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为学校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深入开展忠诚意识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忠诚警魂、永葆忠诚本色。要深入开展法纪意识教育,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把好政治关、思想关、纪律关和法治关。要深入开展学术规范教育,坚决抵制任何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要严格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带动优良校风的形成,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二、深刻理解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自觉将其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一要把握内涵要求,入耳入脑入心。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安大学教职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和国预备警官”为着力点,全面把握“忠诚、敬业、创新、表率、奉献”的内涵和要求,自觉把弘扬和践行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让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普遍遵守的价值标准。二要传承优良传统,发扬公大精神。“忠诚、敬业、创新、表率、奉献”,是学校在66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历代公大人积淀和凝练出来的公大精神和共同信念。要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瞄准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建设目标,让公安大学的优良传统不断延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让公安大学的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引导和激励我们不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三要培养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政治过硬、立场坚定的明白人,业务过硬、敏于求知的上进人,责任过硬、爱岗敬业的有为人,纪律过硬、廉洁奉公的清白人,作风过硬、积极向上的高尚人,是认真学习和践行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它既是对学生的希望,也是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要求。要注意发现、培养和宣传在不同的岗位上表现优异的典型,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师生员工自觉成为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科学把握国际一流警察大学建设指标体系,努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要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要破除认识上的误区,国际一流大学和国际一流警察大学不能用一个标准体系去评价。我们比较的对象是世界范围内的警察教育培训院校和机构。俄罗斯内务部莫斯科大学校长鲁缅采夫中将在参观我校校史馆后的留言中写道:“通过参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当代警察教育已经具备了跻身世界警察教育领先行列的实力。”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梦想,在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办学目标、指标体系、建设途径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才能凝心聚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二要明确标准、对照检查。学校“国际一流警察大学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已经完成研究任务,提出了《国际一流警察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校属各单位要组织本单位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讨论,对照指标体系的标准和要求,准确定位学校在国内外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所处地位和所处阶段,系统总结近年来我校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特别是要寻找和正视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切实提出教学、培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的任务和方法。三要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将公安大学放在当今世界警察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加以考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目标。但越是接近目标的时候,就越是需要加倍的努力。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为我们献身公安教育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学校的发展、个人的进步与公安事业的兴旺发达紧密结合起来,胸怀大局,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努力以一流的业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迈新台阶。
黄祖跃政委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程校长对“为何从警、如何做警、怎样育警”大讨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高度肯定了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效,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校属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程校长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落实工作,携手将我校建成国际一流警察大学。

学校举办“怎样育警”交流研讨会

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出席会议并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政委黄祖跃主持会议

校属单位党总支(直属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师生代表260余人参加会议
(摄影: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