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批准新设辽宁大学哲学等2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60号),批准公安大学新设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我校共设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标志着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平台条件,也是学校在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进程中取得的新的可喜成绩。
获准新设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是公安部党委、公安部政治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近年来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步步推进所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绩。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学科及其学科层次,是衡量一个领域科学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将实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一轮高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获批,对我校下步申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必须打造一流学科。为此,近年来,我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兴校,不断创新学科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加强公安特色学科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公安学、公安技术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设置为国家一级学科,解决了公安教育科研领域60多年来没有自己一级学科的历史问题,同时,我校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公安大学获得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4月,北京市批准我校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7月,教育部批准我校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实现公安院校设置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实现了公安教育战线几代人的梦想。目前,我校设有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等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公安学、心理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警务、安全工程和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设有13个专业、18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达到13000多人,年培训高(中)级警官10000人次左右。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体系可与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相比肩。
下一步,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全力做好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管理,切实加强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抓紧制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计划, 坚持公开招收、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切实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着力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使博士后研究人员逐步成为师资队伍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来源,成为科研团队的重要力量,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