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下午,我校在木樨地校区举办“积淀与传承:公大精神的历史轨迹”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政委黄祖跃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属各单位党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80余人参加会议。
黄祖跃政委在主持会议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与中国的知名大学相比,公安大学建校的时间不算长,高等学历教育开展也不过30多年,但是在短短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从当初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干部培训班,到今天可以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警察教育机构比肩的全国公安最高学府,这背后必然有着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指引。这种力量就是一直伴随着学校自身成长、由历代公大人共同铸就、激励公大人不断创造辉煌的“公大精神”。这种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是什么?它的核心和精髓在哪里?只有想明白了、想对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才能更好继承和发扬公安大学的优良传统,在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历史征程上形成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也是我们召开这次研讨会的宗旨所在。他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会后将自己的发言做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由宣传部统一编印成册,作为新生入学教育、新任教师培训的学习参考材料。
随后,来自不同岗位的9位干部教师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回顾了公大精神的历史轨迹,阐述了公大精神的时代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就“公大精神的内涵与传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黄祖跃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作了讲话。他指出,今年是建校66周年和公安大学命名30周年,学校从9月中旬启动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学校发展建言献力”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按计划学校将分别于11月和12月组织两场专题研讨会,今天是第一场,主题是“积淀与传承——公大精神的历史轨迹”,重点是总结和梳理学校在66年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公大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和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今天的研讨会很成功,9位同志的发言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是一次很好的传统教育会、一次很好的成果交流会和一次很好的理论武装会。
他说,建校66年来,我们和新中国一同成长壮大,正是凭借着一代又一代公大人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学校才能走到辉煌的今天。回顾66年的风雨历程,我们靠的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深刻汲取的、经得起历史推敲的基本经验?有哪些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立校之本?广大师生不断追求的“公大精神”到底是什么?这确实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研究和总结。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历代公大人对党的忠诚、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对公安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这是熔铸在我们灵魂深处的精神基因和传承于学校整个发展历程中的优良传统。“公大精神”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阐释,可以总结概括出三条、五条、八条、十条。但我认为,其中至少有以下三条,是值得我们深刻汲取的:
一是“政治忠诚”。公安大学自建校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标准,我校的核心价值观、校训、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一句话都是“忠诚”。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让党和人民绝对放心,这一定是“公大精神”的第一条。毫无疑问,没有争议。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忠诚可靠,就是公大人对党和人民永远不变的庄严承诺。多年来,我校师生自觉将自己视为公安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公安工作的一支战斗机动部队,时刻准备着接受党和人民的召唤。公安大学不仅为公安政法机关培养了20余万名高素质的公安专业人才,而且在开国大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各种国家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中勇当大任,屡立功勋,用行动证明了我们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力量,一支经得起考验、担得起重任的队伍。
二是“服务公安”。面向公安,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是公安大学的办学宗旨,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公安大学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在。作为公安战线最高学府,作为一个行业性大学,我们如果脱离了公安实战,游离于公安工作的需求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之外,忘记了服务公安这个宗旨,必定是一事无成,必定是被边缘化,这是我校66年发展历程反复证明了的。1948年,为什么成立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为什么我校六易校名,七易校址?这都是国家对敌斗争形势发展、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发展的需要所致。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紧贴了公安实战,我们学校就发展壮大;什么时候我们远离了火热的公安实战,我们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就萎缩。公安大学如果不能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还要我们干什么呢?长期以来,广大师生始终牢记“服务公安”的办学宗旨,深刻把握公安大学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紧紧围绕公安理论与实践的难点热点,深入推进教学、科研、服务、实战一体化,培养出大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安专门人才,推出了大批高水平的公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切实承担起了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的职责。
三是“与时俱进”。公安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公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迈向现代化的发展史,也是公大人与时俱进、铸就辉煌的奋斗史。从建国前夕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开创公安教育先河,到改革开放之初率先开办公安高等学历教育,从1993年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到2012年创建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国家一级学科,公安大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公安教育事业“零”的突破。66年来,公安大学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紧围绕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现实需求以及国际警务改革的发展趋势,锐意创新,拼搏进取,不仅在全国公安院校中有效地发挥了龙头示范作用,而且在世界警察教育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说到中国警察院校在世界警察教育中的地位,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切不可妄自菲薄。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警察教育也不差。比硬件、比占地面积、比在校生人数、比教师人数、比教育层次,我们的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都有,从本科到博士后齐全;比教学科研,我们也不差。但同时,我们又要谦虚好学,广泛学习吸收国外警察教育的强项和长处,树立远大目标,朝着“两个一流”——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努力奋斗。
黄祖跃在讲话中希望广大师生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系统总结建校66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照检查自身在理想信念、纪律作风、师德风尚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教学、培训、科研、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努力为学校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校举办“积淀与传承:公大精神的历史轨迹”专题研讨会

黄祖跃政委主持会议并讲话

校属各单位党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80余人参加会议

人文社科教研部李宏副教授做主题发言

法学院院长程华教授发言

研究生院徐伟发言

警务实战训练部副主任李春华教授发言

后勤管理处顾江发言

公安管理学院杜晋丰教授发言

学生工作处甄鹏发言

组织人事处徐宏发发言

团委姚尧发言
(摄影: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