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我校成功承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4 00:00  点击数: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一次盛况空前的高峰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给大会发来了贺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杭州接见了部分与会代表。大会开幕式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

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聚焦在具有全球关注度与中国代表性的八个领域,涵盖了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和重大问题。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著名企业高管、网络精英、专家学者等1000多人参加了 “乌镇峰会”。在三天的会期内,大会共有开闭幕式、分论坛、高峰对话等17场会议活动,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承办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分论坛。

11月20日上午8:30,由我校承办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分论坛拉开帷幕,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出席分论坛的各国家和地区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他分析了打击网络恐怖活动在法律、技术和方法、执法、合作机制、顶层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难题。他指出,当前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缺乏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共同法律认同和法律体系;缺乏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网络安全保卫和反恐部门打击网络犯罪执法难;缺乏国际、国内共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有效合作机制;缺乏在国际层面和在国家层面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顶层设计。针对这些问题,程琳校长建议加强对网络恐怖活动的定性并形成共识;建立和完善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法律体系;加强网络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的技术研发及应用;建立健全国际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运行体制机制;积极探讨和推动国际组织在打击网络恐怖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加强国际共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学术交流;加强网络反恐人才特别是国际网络反恐人才的培养。

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打击网络恐怖活动面临的技术、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中国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顾建国局长在主旨发言中,分析了中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面临的形势,介绍了中国政府为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所采取的多种手段,并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倡议;以色列国防军退休准将、MHYLI网络安全顾问公司总裁尼尔•列维探讨了在当前国际反恐形势下如何构建国际合作机制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美国国土安全部原副部长、美国东西方研究所高级副总裁布鲁斯•麦康纳提出了自己对网络恐怖主义定义的理解,介绍了美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南非斯特伦博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布鲁斯•华生教授提出利用云技术来锁定恐怖分子的服务器;南澳大利亚大学高级讲师雷蒙德•徐博士提出执法机构要注意结合实体反洗钱的经验,开展网络空间反洗钱的工作;美国兰德公司的反恐专家彼德•乔克博士分析了网络恐怖主义的特点;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蒋平博士从法律层面提出了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若干设想;以色列国际反恐怖学院研究员迈克尔•巴拉克博士分析了国际恐怖组织运用互联网从事各种恐怖活动的特点,介绍了以色列运用技术手段打击国际恐怖组织的方法与经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0研究所李成刚所长分析了当前打击网络恐怖活动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加大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解决办法。

本次分论坛活动分别由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及副校长田全华主持。在分论坛上发言的嘉宾阵容强大,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国家的一百多位听众参与了分论坛活动,会场座无虚席。本次分论坛在国内外执法部门、学术界、企业界等都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奠定了重要的行动基础。

由我校承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开幕

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在分论坛上致辞

来自世界各国的一百多位听众参加了分论坛活动

程琳校长、田全华副校长与我校参加分论坛活动的教师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