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我校召开部分知名教授、专家座谈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0 00:00  点击数:

2015年11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樊京玉在木樨地校区主持召开部分知名教授、专家座谈会,听取教授、专家们对于学校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名师大家培养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校党委副书记黄祖跃,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全华,校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闫天池出席会议。16位来自不同教学院(系部)的知名教授、专家参加会议。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等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在热烈而轻松的氛围中,与会教授、专家敞开心扉,深入交流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从学校发展谈到个人提升,从名师、大家的培养谈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谈到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从学科专业建设谈到科研团队和创新平台的打造,从职称评审谈到政策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等等,谈了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校党委先后召开暑期教授座谈会和知名教授、专家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广大教职工的关心和重视,彰显了学校推行教授治学、强化民主办校和科学决策的理念和决心。

樊京玉书记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作了讲话。他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力量,而知名教授、专家特别是名师和大家是学校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前茅”警察大学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对于公安大学教师而言,要成为名师和大家,首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其次,要有深厚的学术修养、学术功底和学术造诣,成为政法、公安工作领域的学术权威;第三,要有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带动一批人,研究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形成强大的科研合力;第四,要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学校内外、学术圈中、政法公安工作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这种社会影响力为学校、为科研、为教学服务。

樊京玉书记强调,名师、大家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组织的培养。一要努力创造大师辈出的政治环境,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作出重大决策、制定发展规划、拟定综合改革方案,要广泛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二要努力建设有利于大师成果创新的教学科研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三要努力提供有利于大师潜心学术的物质条件。学校的教学资源、物质资源要向教师集中。四要努力形成有利于大师成长成名的宣传舆论机制。要做好先进教师的宣传工作,扩大教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曹诗权校长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打造一流学科,打造一流学科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形成以知名教授和专家为引领、中年教师为骨干、青年教师为生力军的良好格局。他勉励学校知名教授和专家保持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系学校建设发展大局,为学校章程、“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建言献策;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发挥“传、帮、带”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成为教学科研和党建工作的“双带头人”。曹诗权校长强调,全校教职工要强化学科专业意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支撑,涵养学科内涵,铺垫学科底子,构建学科建设标准,接受学科学位评估,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国内一流、世界前茅”警察大学建设。要细化各岗位各部门的职责清单,实行严格的职责清单制度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制度,确保各部门和每一名教职员工明确职责任务,抓好工作落实。

我校召开部分知名教授、专家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