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学校召开智库建设工作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18 09:39  点击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决策部署及公安部党委关于公安新型智库建设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学校智库建设的质量与效能,充分发挥有组织智库研究在服务国家安全、公安工作、社会治理中的决策支撑作用,3月7日下午,学校召开智库建设会议,全面总结上一年度智库建设成效及不足,分享优秀智库建设经验,谋划智库建设发展方向,发布《2025年度智库研究指南》,就进一步加强学校有组织智库研究作出系列部署。校党委书记曾海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轶,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东华、李玉华出席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学校2024年度智库建设工作并指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公安中心工作,坚持以有组织智库研究为抓手,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智库研究体系化发展,智库成果质量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特别是过去一年,学校高质量资政建议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及实战部门采纳数量大幅增长,在服务国家安全、社会治理和公安决策咨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加强智库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新增长点。校属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管智库。将政治标准贯穿智库研究全过程,确保研究方向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健全智库成果政治审核机制,严防人工智能滥用,严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确保观点创新的同时,立场鲜明、逻辑严谨、论证扎实。要优化智库布局,夯实发展基础。对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要求,整合校内优势资源,科学布局智库建设矩阵,形成优势互补、层次清晰的研究体系。遴选校内优秀智库予以重点培育,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团队,力争在2-3年内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智库产品,推动学校进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序列。要健全考核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建立智库机构绩效评估体系,优化校级智库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依据成果产出、研究规模、决策采纳情况等,“一库一策”规划年度任务指标。要强化学科支撑,促进融合发展。坚持智库研究与学科建设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对智库成果的支撑作用,推动科研创新与决策咨询深度融合。要聚焦战略重点,提升资政效能。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公安要事”,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公安实战、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加快智库成果向实战应用转化,推动研究成果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要拓展合作渠道,完善报送机制。在公安部党委统一领导下,健全决策报送体系,优化成果筛选机制,统筹公安与非公安专业领域智库报送工作,学习借鉴一流高校院所智库建设经验,不断提升学校智库成果的辨识度、采用率和影响力,增强“公大智库”品牌效益。

会议要求,校属各有关单位和智库机构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对照《2025年度智库研究指南》,精心组织专业团队,强化有组织研究,确保高质量智库成果稳步产出。各教学学院要将智库建设作为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需求的重要抓手,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智库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认真履行审核备案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考核激励,加强团队建设,共同助力提升学校智库建设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治安学院、国家安全学院负责人分别作经验分享,校属有关单位和智库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