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我校国家级IPv6试点项目成果获评优秀试点项目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10 10:59  点击数:

7月7日,第三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发布了国家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优秀成果。优秀试点项目40个(共涉及5所高校),由我校牵头,会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有关科技企业联合申报的题为“等保2.0框架下高校IPv6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项目获评优秀试点项目,并受邀在大会作专题分享。此次获评标志着我校在IPv6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获得业内专家认可,这对于推动公安行业及教育领域IPv6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IPv6网络部署和应用水平整体提升,2021年11月,我校在教育部科技信息化司的指导下开展IPv6项目申报和应用试点工作。2022年3月,中央网信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名单,由我校牵头申报的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同时也是唯一入选该试点的公安院校。入选后,我校网络信息中心、信息网络安全学院积极会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清华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科研单位、企业及专家共同组成项目团队,拟通过本试点项目,在全面加强我校IPv6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化校园网IPv6部署上,以IPv6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主线,通过搭建校园IPv6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制定等级保护2.0-IPv6安全扩展要求标准草案,进一步提升高校IPv6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在高校进一步落地实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方案和标准。经过2年多的建设实施,今年5月,我校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验收评估,并获得A级评分。

本次试点项目主要成果有:一是全面加强我校IPv6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校园网IPv6部署,开展网站IPv6支持度提升工作,第三方测评系统显示IPv6三级链接支持度评分达到100%;二是搭建校园IPv6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整体架构概括为9个子系统+1个管理中心,同时依托该体系建设,与企业共同研发共申请5项IPv6网络安全相关知识产权;三是完成对IPv6网络安全体系及网站群系统共93项测评要求的安全评估工作(参照等保2.0标准),形成了可供其他高校借鉴的测评经验;四是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推广部署IPv6真实源地址验证系统(该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系统能够在IPv6广阔地址空间中有效定位并验证用户IPv6真实源地址,实现MAC地址、IP地址冲突检测过滤,有效防止地址仿冒,为数字身份校验提供技术支撑,有效赋能校园网络安全建设;五是在教育科研网的支持下,我校通过部署测试IPv6专用设备和管理平台,利用IPv6虚拟专网实现异地内网互访、学术资源共享等场景,为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间资源共享积累经验;六是制定等级保护2.0-IPv6安全扩展要求标准草案,后续将结合实践不断完善相关内容,为网络安全管理单位在制定相应标准时借鉴参考。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有关要求,立足教育领域,突出公安特色,做好“IPv6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的应用示范和成果转化,不断完善“IPv6网络安全保障体系+IPv6虚拟专网+IPv6真实源地址验证”的解决方案,为公安机关、公安院校间实现数据高速安全传输、异地资源共享互通、算力智能高效调度等业务场景提供“公大方案”;同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实战案例,不断完善IPv6等保扩展标准草案,为推动国家层面IPv6网络安全标准规范制定贡献“公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