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学校召开2023年第1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14 16:44  点击数:

勇担教育强国建设使命 服务全球公共安全治理

奋力开拓国际化办学发展新局面

——学校召开2023年第1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11月9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领会、研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及王小洪部长在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上的主旨发言精神,紧紧围绕部党委对学校提出的当好“两个排头兵”、加快建成“全国领军、世界一流”公安高等学府的办学目标要求,就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办学开展专题讨论。校党委书记曾海燕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全校各级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主旨讲话精神,扎实履行部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思路举措,全力推进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为服务更高水平的全球公共安全治理不断作出公大贡献。

会议在木樨地校区举行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面回顾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系统总结了重要成功经验,宣布了我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王小洪部长在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上的主旨发言,系统阐述了完善全球公共安全治理的理念主张,对我国公安机关积极当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以及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作出了决策部署,特别是对公安高等教育以更加有为的姿态,在国际执法人才培养、国际智库建设和警务学术交流等国际领域发声发力,推动全球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烈担当,深刻认识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大意义。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重大场合就教育强国建设和推进教育开放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的战略部署和关于公安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落实部党委对学校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安全指数研究,服务大国外交和公安国际合作与斗争需求的工作要求,将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培养国际警务人才和服务公安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重要途径,切实为我国公安机关运筹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发挥善谋善研作用和提供人才支撑保障。

会议指出,要做好战略规划,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实现全球引领的目标追求,着力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充分把握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危”为“机”的新局面,重新审视和判断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新形势新任务,加紧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国际化办学意见,坚持以提升“全球治理贡献力”为目标,着力发挥公安院校服务国家安全和公安工作善谋善研作用。以提升“全球合作凝聚力”为基础,持续扩大对外合作资源优势构建世界警察教育命运共同体。以提升“全球执法胜任力”为导向,不断造就有志于奉献公安国合事业的世界拔尖警务人才。以提升“全球教育引领力”为指引,努力争创具有中国公安教育特色的国际交流独特范式。以提升“全球文化影响力”为追求,加快建设与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相匹配的文化传播体系。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公安教育发展的全球视野,加快构建符合学校国际化办学实际的评价标准。坚持立足公安院校办学特点和学校发展实际,突出国际标准、公安责任和选择定位,要从“世界一流”的战略高度和广度,探索符合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通行评价标准,通过上好高质量外警培训“金课”,提出高水准的国际学术观点,展现高水平的学科专业能力,解答高难度的全球治理难题,逐步提高中国警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信赖度和权威度,为中国警察教育行业赢得话语权和主导权。要从“公安特色”的文化厚度和深度,探索匹配我国公安院校国际化办学发展的,便于对比评价、可供学习参照的模式和标准,通过聚集世界优秀警务人才,重点建设一批国际一流优势学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国际智库,提高服务全球治理决策能力。要从“公大风格”的个性和差异,探索适应学校各教学学院均衡发展的内部评价体系,充分鼓励各学院结合各自学科专业背景和实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国际化领域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突出优势特长,实现针对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