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大要闻   >  正文
公大要闻

我校召开2023年第1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7 18:57  点击数:

2023年9月22日,我校召开2023年第1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王小洪部长9月7日来校考察和出席全国公安院校第39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时的讲话精神,结合“教育强国建设、公大何为;公安工作现代化、公大何为”大讨论活动开展专题研讨。校党委书记曾海燕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部党委对新时代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公安院校内涵式建设的殷切期望和重托,切实把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部党委关于推动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安排上来,坚决扛起引领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旗,努力当好“排头兵”,加快建设“全国领军、世界一流”公安高等学府,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在木樨地校区举行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科学全面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王小洪部长的讲话,对新时代公安教育和公安院校内涵式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公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公安院校办学治校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全校上下要积极开展“教育强国建设、公大何为;公安工作现代化、公大何为”大讨论活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深化公安教育改革创新和办学治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既擘画好发展蓝图,又制定好“路线图”“施工图”,把目标任务一步步转化为现实成绩,奋力书写新时代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公大篇章。

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政治建校,筑牢立校之“魂”。要不断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强化“公安姓党、公大姓党”的政治属性,把“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最高政治原则和规矩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立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理论学习内容、组织、平台、宣讲、质量“五个体系”模式,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要牢固树立党校标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管党治校,紧盯重点敏感环节“扎笼子”“打板子”,擦亮巡察督导利剑,健全全面从严管党治校体系,推动构建“大监督”格局。要狠抓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强化“三重身份”意识,模范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自觉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

会议指出,要把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夯实强校之“要”。要带头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和部党委部署,努力打造优秀公安人才的培养高地、警务科技的创新高地和服务实战的支撑高地,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要带头构建新时代公安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引领驱动公安院校和公安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契合公安工作和公安院校办学实际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探究数字社会公安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数字化育警新范式,加快构建数字时代公安教育新形态。要服务大国外交和公安国际合作大局,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相关学术交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国际警察教育和学术交流中心。

会议强调,要聚焦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方向,巩固兴校之“本”。积极发挥“双一流”公安院校先行示范作用,为公安事业发展提质赋能,推动公安教育成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力量。要不断健全学科体系,系统开展创新研究和理论阐释,丰富学科内涵,提升学科竞争力,为国家安全治理和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实学理支撑。要着力构建完善“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教育教学和在职培训实战化改革,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公安实战需求精准对接、同频共振。要瞄准公安实战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有组织科研,搭建公安科技创新应用孵化平台,打造一批“黄大年式”教师创新团队,为提高警务科技自主创新应用能力作出贡献。

会议指出,要依靠改革主动应变局、开新局,探索发展之“道”。持续开展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厘清“走新路”的内涵要求与方法路径,实现“特色办学”与“一流建设”的契合融合。积极用好国家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切实把科学履职的体制机制、“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服务战略和实战的职能作用等树立起来,构建契合公安院校办学性质、体现公安院校特色的科学评价体系。把积极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加大奖励激励力度,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