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动我校读书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鼓励广大师生员工多读书、读好书、树正气,打造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本学期,学校推出了“公安大学读书交流会——核心价值观系列专题讲座”活动,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向全校师生重点推荐5本精品图书并举办专题讲座。2014年4月9日下午,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在团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以“从《沙粒作证》谈人民警察职业素养”为题作了首场专题讲座。党委副书记、政委黄祖跃,副校长席艳丽、副巡视员常培峰及学校师生代表400余人听取了讲座。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赵颖教授、李广仓教授和刑事科学技术学院蒋占卿院长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现场点评。图书馆贺晓勇馆长主持了讲座。
本次讲座围绕程琳校长所著的长篇探案小说《沙粒作证》展开。该书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为历史背景,以公安机关侦破一起荒野无名碎尸案为叙事主线,在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展现人民警察不为人知的艰辛职业生涯,抒写人民警察人格的质朴与崇高、平凡与伟大。作品在时代环境与公安文化氛围双重视域中,塑造了人民警察坚硬如铁的法律理性形象,凸显了人民警察忠于职守、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激发起人们惩恶扬善的正义之心,达到了文学性与公安性、生活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可读性与教育性的和谐统一。讲座过程中,程琳校长通过讲述自己个人的工作经历、成长历程和创作小说的心得体会,深情勉励同学们一定要合理规划人生、树立远大梦想。他说,人的一生都会有梦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同年龄段、不同环境和岗位等,都会出现不同的梦想。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梦想,人生才有了方向,才会不断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永不停止追梦的脚步。他谆谆告诫同学们,人这一辈子,可能会身处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变换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无论客观环境怎样变化,只要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永远追求卓越,就一定会拥有成功的人生。讲座中,程琳校长谈到了自己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理解,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八点要求:一是要忠诚可靠,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本色;二是要爱岗敬业,既然选择了从警之路,就要抱定为公安事业奉献终生的决心,对本职工作倾注满腔热情,努力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和技能;三是要树立为民之心,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公安工作和人民群众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公安工作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五是要勤于学习,不仅要从课堂上学习、书本上学习,更要在社会实践和公安工作实践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六是要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在未来的公安工作中,始终坚持“现场为基、证据为本、程序为要、执法为民”,真正做到依法办案;七是要刻苦努力,奋斗不止,要坚信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八是要永远追梦、锲而不舍,无论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就是胜利。
程琳校长的讲座推心置腹、语重心长、生动感人,如长辈亲朋般娓娓道来的讲述,引起了全场听众强烈的共鸣,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程琳校长还回答了现场学生代表的提问并接受了学生记者的采访。
黄祖跃政委在听完讲座后谈到,程琳校长结合自己45年的从警生涯,生动阐释了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丰富内涵,为学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一堂精练的业务课、一堂关于如何做人的课,更上了一堂关于警察的良心和道德、责任和担当的课,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课,是老警察给预备警官掏心窝子讲的一堂课。他说,程琳校长的首场讲座为本学期的读书交流会活动开了一个好头,为全校师生作出了榜样,希望广大师生珍惜学校良好的读书环境,把书籍作为人生成长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我校在团河校区举办读书交流会活动

程琳校长为读书交流会活动作专题讲座

黄祖跃政委作现场点评

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赵颖教授作点评

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李广仓教授作点评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蒋占卿院长作点评

图书馆贺晓勇馆长主持讲座

学校师生代表400余人听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