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定武主持召开公安管理学院建设发展情况汇报会,听取学院工作汇报,并就学院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精准对接公安改革实践需要、科学谋划学科专业布局、引领公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陈定武书记指出,今年是学校编制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新一周期“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推进全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校属各单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之年。新学期伊始,学校安排主要领导逐一与学院班子成员开展座谈,就是要指导帮助加强学院建设顶层设计,做好谋篇布局,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学院要以此为契机,紧密围绕发展定位,认真研究落实会议部署,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推出改革举措,努力实现学院建设发展取得新成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汪勇,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文君,教务长罗亚平出席会议。

会议在木樨地校区举行

陈定武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

曹诗权校长出席会议

汪勇副校长出席会议

刘文君书记出席会议
会议对公安管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会议指出,自学校部署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公安管理学院能够深入贯彻校党委部署,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扎实做好主责主业, “公安管理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推行实施本科学生“树人导师”制度,创新建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会议指出,公安管理学作为研究公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重要综合性应用学科,直接服务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在公安改革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在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对公安机关加快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以及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公安管理学科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公安管理学院作为学校最早开设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有着最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最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底蕴和最为丰富的公安改革服务经验,必须在改革强警的道路上,进一步发挥智力和人才培养优势,切实把公安政策和理论的创新研究更好地转化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效能,为推动公安事业创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真正建设成为公安高等教育领域学术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权威性最强的一流学院。
会议要求,公安管理学院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服务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全局谋划公安管理学科专业发展,要善于运用历史与发展的眼光审示公安改革40多年来公安队伍现状对管理学专业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挖掘和重塑公安管理和公安队伍建设理论体系,探索编制公安管理科学发展系列指南,为引领新时代公安改革实践提供理论蓝本。二要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传统优势,突出管理学专业在公安机关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支撑服务作用,紧跟大数据时代、智慧警务变革带来的公安工作新变化,做好执法管理、队伍管理向法制化、精准化和效益化转变的科学研究,持续为公安机关在人力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提供有力咨询。要紧密围绕公安队伍建设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卓越型公安管理人才。三要凝练学科内涵,把准新时代公安管理的科学要义,把握好学科建设的理论基准、实践需求和服务导向,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管理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四要更新培养理念,研透把准专业取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配套实施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新模式”教学方法,按照新文科中的新管理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思维,建构全新的公安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懂公安、会管理的现代警务领航者。五要坚持守正创新,大胆自主开发公安管理学核心课程,真正打造能够填补空白的开创性经典课程,以及能够应对全警培训教育需求的独创性专题课程,亮出公安大学金课、金题、金师品牌,释放出独具引领的旗帜效应。六要找准科研重心,结合公安工作体系、业务体系和队伍建设体系,打造专业学术团队和高端平台阵地,在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思政建设、公安改革、公安教育、公安执法管理、公安警务协作管理、公安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改革,以及新时代公安队伍的智能化管理等新领域中,聚焦重点开展科研创新。要切实用好公安部警示教育基地资源,做好公安纪检监察督查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断释放学院理论创新的活力与效益。七要明确主责主业,始终将部党委、政治部一系列的改革部署,警务纪检监察督查的新形势新任务,公安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作为学院建设发展的牵引力,认真学习领会研究党和国家以及公安部最新文件会议精神和重大理论成果,在基层中找典型、找经验、抓问题,在书本中出理论、出思想。八要推进师资转型,积极发挥学院主体作用,强化教师传帮带效应,创新教师发展激励举措,深度挖掘青年教师成长潜力,加大力度引导管理学专业背景教师向公安学专业方向跨界转型,真正培养出一批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能够灵活把握公安理论实践的专业师资人才。九要拓宽开放思维,在学校带头落实好开放办院办学、开放专业建设的标杆旗帜,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全新的公安政工专业,与犯罪学学院协同共建,完善公安管理理论体系,为公安基础理论的构建完善形成相互支撑,与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的融通协作,与进修部共同推进对外培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