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收入管理,建设节约创新型校园,12月22日上午,学校召开经费开源节流工作研讨会,听取校属有关单位意见建议,研究部署学校经费开源节流相关工作。陈定武书记强调,要切实从学校长远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出发、从盘活教育教学资源着手,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提高经费创收能力,强化师生主人翁意识,杜绝各种铺张浪费和不必要经费开支,防范遏制“跑冒滴漏”现象,切实发挥各类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为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经费支持保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校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闫天池,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克美出席会议。

会议在木樨地校区举行

陈定武书记讲话

曹诗权校长讲话

闫天池总会计师出席会议

李克美副校长出席会议
陈定武书记对校属相关单位增收节支工作予以肯定。他指出,加强经费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大学既是落实国家关于高校简政放权、“放管服”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及人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校局、校企合作,在拓展培训服务、推进科技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了经费收入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在社会捐赠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校属各单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科学管理安排各项经费投入,学校存量资产和校内资源配置得到盘活,校园基础建设成本有效节约,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强,在破解新冠肺炎疫情困局中,实现了学校总体收支的平衡发展。
陈定武书记强调,高等学校担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任,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与节约高效的经费管理。增强学校经济收入能力,提高收支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增收节支并举、开源节流并重。要用活教育培训资源,拓展校局校地合作,有序扩大对外培训规模,打造进修培训品牌,延伸在职民警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范畴;要灵活办学合作模式,探索恢复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招生,发挥学院主体作用,推进学院开展专业硕士培养;要激活干部教师动力,支持和鼓励干部教师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建设发展;要盘活校内固有资产,合理规划配置存量资产,加强学校各类场馆使用管理,提高校内资产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要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增强科研合作成果的产出应用,加快推进科技产品研发与市场转化。同时,要加快完善节能减排责任体系,优化学校经费支出结构,最大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陈定武书记要求校属有关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维,明确任务清单,为学校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曹诗权校长指出,做好学校经费开源工作,要统筹抓好资源、政策、机制、规范、管理、责任等七个关键要素,要看到学校深厚的办学资源优势和社会服务需求存在的广阔市场,加快出台可为、能为、勇为、敢为的经费开源政策,开拓思维、解放思想,制定灵活、丰富、机动、多元的工作机制,激发学校增收节支活力,建立健全稳定、持续的配套规章制度和完整的责任体系,形成整合协调、规范有序的经费开源模式。持续办好学历型继续教育、全方位开展对外专项技能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充实假期校内教育,做强特定职业教育,切实盘活学校有形和无形资产,激发学校实验室和各类科研机构成果变现成效,做好学校经费使用的节省节流节约,进一步实现增效减支。
法学院、办公室(含校友工作办公室)、研究生院、进修部、继续教育学院、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中大物业公司、警务驾驶训练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